彝良荞山小学调研报告

 

彝良荞山小学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1、从微博得知,彝良荞山小学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教师紧缺、物资匮乏,急需外界支援。经过与校长潘修明的沟通和对照片的阅览,对当地情况有了初步了解,但停留在听闻阶段,缺乏实证性。

2、作为志愿者,来云南的目的是服务当地建设,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当有需要时,我们有义务去直接面对,尽力而为。并且,为了了解云南省情,更好服务当地建设,我们需要借助调研手段,掌握一手资料。

3、在与“阳光种子计划”接洽的过程中,我简单介绍了当地情况和初步设想,负责人辛老师表示高度关注这一问题,也乐意提供部分物资支援,前提是需要亲身调研,获取真实信息。

二、调研目的:

1、了解当地真实情况和具体需要,为有针对性的帮扶提供信息支持。

2、在走访过程中,深入基层,搜集省情,从而更好的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三、调研人员:

吴林松 赵微

四、调研时间:

    2013917:30-18:00

五、调研范围:

    咪咡、田坝、双河、海坝四个村的中心小学

    附:荞山小学概况

    全镇九个村,4000多名学生,总共17个教学点,其中11所完小、6所单小(备注:完小是指六个年级齐全,单小只有部分低年级)。在编老师人数231人、核编人数251人,在岗人数177人,缺口达74人。为了响应集中办学政策,当地决定拆除偏远的教学点,集中力量办好每村的中心小学,需要建立配套的寄宿制,随之面临床铺缺乏问题。

 

六、调研过程:

    上午阶段(7:30-12:00

    在这一阶段,我们大部分时间在路途奔波,由教科室主任朱老师介绍相关情况。沿途经过了咪咡中心小学、田坝中心小学和双河中心小学,其中咪咡和田坝两所中心小学都处于重建阶段,即将完工并投入使用。田坝中心小学老校区自201296地震以后,已无法使用,孩子目前需要在临时安置的活动板房上课。咪咡中心小学新教学楼由成都军区援建。

    下午阶段(1200-15:00)

这一阶段,主要是深入了解海坝中心小学的情况。作为最偏远以及最穷困的小学之一,海坝小学总共将近500名学生,全是走读,最远的需要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为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体验孩子上学的艰辛,我们在潘校长、师和吴老师的带领下,骑摩托车沿孩子上学的路行了将近一个小时,抵达孩子的家中。在与他们交谈的过程中,得知确实路途遥远,早上四五点就得起床,晚上七八点才能到家,沿途路况凶险,家人也非常希望孩子寄宿。当地之前有个教学点,由于年久失修,墙壁老化,成了危房,已被撤消,全村孩子都要在中心小学上课。另外,在与当地人沟通的过程中,也感受到地方的穷困。当地除了天麻,几乎没有其它经济来源。再加上交通闭塞,与外界联系困难,想要发家致富,难以实现,很多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回到学校,我们参观了教学楼,在教学楼的地下一层,由于之前下大雨,教室里积满了水,只好临时挤在一楼教室,小小的空间容纳70号人,十分拥堵。王校长决定将一楼的两间教室腾出来改造成宿舍,启用外面的活动板房作为教室。目前登记住宿的有160名学生,上下铺床型,按一床挤两人来算,需要四十多套床铺。

返程(15:00-18:00

七、调研成果:

    1、与校长、老师、学生和家长都有所接触,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到当地的艰苦状况,并且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验证了信息的可靠性。

    2、明确了当地孩子最迫切的需要,以海坝小学来说,最急需的无疑是床铺,另外对课桌等物资也都有需求。

八、心得体会:

    由于只有一天时间,行程安排的特别紧凑,但还是不够用,以至于探访山顶教学点的愿望未曾实现。在调研过程中,校长和老师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配合,特别辛苦。在感慨当地贫苦的同时,最感动的莫过于他们的坚守。问他们为什么不走?王校长的回答很有代表性,那就是喜欢苦中作乐。

 

田坝中心小学新教学楼,即将投入使用.JPG

田坝中心小学,学生睡的床铺.JPG

田坝中心小学,活动板房里的教室.JPG

地震后,临时上课的活动板房.JPG

田坝中心小学,学生成绩单.JPG

等新教学楼落成后,学生就可以从活动板房搬出去了.JPG

田坝中心小学的买菜账单明细.jpg

新学期的课本.JPG

田坝中心小学校长,听潘校长讲,他很能干,把教学质量抓的很好.JPG

田坝中心小学,破旧狭小的操场.JPG

咪咡中心小学新教学楼前,赵微在和潘校长交流.JPG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