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贤履迹

仰贤履迹

文物陈列馆所在,近代中西合壁风格的三层建筑,中堂挂着钱慧安的画,是镇上老文人

仰贤履迹

        大年三十,到老屋镇上亲友团聚,特意到仰贤堂—镇上文物陈列馆小楼走走,看看是否又有新的老旧文物可赏,果然出我意外,心动之下留影留记,以慰文殊.

         仰贤堂—镇上文物陈列馆所在,近代中西合壁风格的三层建筑,厅堂井然,太师椅成排, 中堂挂着钱慧安的画,是镇上老文人,他为海上一画社社长,吴昌硕还仅是理事,说明海上画派与高桥有直接的渊源, 作为后人第一次详细知道此老,愧为晚辈. 谨录钱慧安前辈的事迹:(1833-1911年);初名贵昌,字吉生,号清路渔子,室名双管楼。上海高桥人。布衣,于沪上邑庙一带鬻画自给。张鸣珂《寒松阁谈艺琐动记述开埠后之上海‘桥居卖画,公寿、伯年最为杰出。其次画人物则湖州钱慧安……皆名重一时;流传最盛。”人物擅民间祈福吉祥故事题材,所作颇为各地年画作坊乐于借用。光绪中叶,一度应邀北上;先后为天津杨柳青齐健隆、爱竹斋诸画铺出年画样稿,计有《红楼梦》、《皆大欢喜》、《谢庭咏絮》及唐人诗意稿样四十余种,广泛印发,深入北方乡村,不啻为海派绘画以印刷为媒介之北上交流。弟子众多;其中如沈心海、徐小仓、谢闲鸥等皆负名于时。宣统元年(1909),与高巨之、蒲作英、吴昌硕、杨东山、程瑶签、王一亭、汪仲山、张善男、马骆等发起“豫园书画善会”于得月楼,会员数百人,钱以“画名久著”、“敬重伦常”被推为首任会长。订立章程,陈列作品,标价出售;得款半归作者,半归会中储蓄,公议拨用;施米送药,助赈各省水旱灾馑。 画工人物仕女,细笔于墨;道劲方折,姿容炯雅,其调介于老莲、十洲之间。疑或涉足木版年画之故,晚岁用笔益趋劲峭燥硬,虚灵不足;人物开相流于公式;而画值不减,求画者仍踪门不绝。 印鉴:钱慧安、慧安、钱吉生、吉生、吴越王孙、武肃王二十八世孙、双管楼.传世作品有同治十年(1871)作《烹茶洗砚图》轴,藏上海博物馆;光绪八年(1882)作《听鹂图》扇现藏故宫博物院;七年作《依栏凝黛图》扇图录于《名家藏扇集》;十六年(1890)作《桃源问津图》卷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放翁诗意图》册页藏辽宁省博物馆。著有《清溪画谱》.

      镇室重器是两块残匾—-赫赫有名的海上闻人杜月笙建的"杜家祠堂"的旧物,介石先生送的是金匾,可惜才90年工夫,这些文物都在文革和近来的拆迁中烟飞云灭了.镇上最好的建筑数杜家祠堂,现仍为驻军营房,但愿人非物存.

      特别惊喜的发现是,我中学恩师王京甫的给沈轶刘先生的手书,沈轶刘老恩师是王劲甫老师推荐我认识的,;在80年代初,我曾经在沈老的指导下学习和拓抄<全清词>,从而初步了解了清代词人和词文要篇. 家里也保留了沈轶刘老恩师曾赠我的几册书,包括专贺我婚礼的词文,以及他80年代的新编著.一代宗师啊,再无后者了!我们怎么去给后人选老师呢!.特别是在沈老编著的<清词菁华>序言中,老恩师提到我的名字,然而弟子三十年后转身,竟未从文! 愧对!

       馆中室外散放着一块条石:"义阡"的碑石—-一个重要的中国传统慈善公益活动的证明,:“凡孤贫无依,羁旅无归者,皆得葬焉。”义阡就是给出门在外,不幸过世的给予免费安葬,死有葬身之地是中国人极其重要的传统伦理,万幸的是在我的老家镇上文物陈列馆收藏了这样一块碑石,证明了中国传统慈善公益活动,希望以后能进一步关注此项社会形态的沿革.转载一段学者的研究文章: 理丧恤葬。中国传统文化饱蕴着悲天悯人的善德观念,死葬相恤是自孟子呼吁“仁政”以来统治阶级寻求社会安定的治道理想,北宋元丰年间政府倡建漏泽园,以示王道仁政的德泽“上昭在,下漏泉”,终于将善念变为现实,其后历代奉为定制。而民间社会的恤葬善举则随着佛教的传入,早已悄然施行。政府的主导更加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其后民间捐建的义冢、义阡和漏泽园遍布全国各地,极大地推动这项慈善事业的发展。如元代贡师泰《义阡记》便感叹:“凡孤贫无依,羁旅无归者,皆得葬焉。”明代林希逸《福州新创义阡记》在盛赞卧云庵僧人的高义时,深刻体会到“养生送死而无憾”对死者来说是入土为安,于生者来说何尝不是一大心安理得的善事呢!

 钱老的落款和印章

民间用具脸盆架:六个蝙蝠小兽活灵活现,缸无足轻重 

镇室重器是两块残匾—-赫赫有名的海上闻人杜月笙建的"杜家祠堂"的旧物,

 .   特别惊喜是我中学恩师王京甫(西泠社员著名金石书法家)的给沈轶刘先生的手书

 

在沈老编著的<清词菁华>序言中,老恩师提到我的名字 

门门把手是西式铜制—厚实优雅 

 交通局的衡量权器–不知何用

        室外散放着一块条石:"义阡"的碑石—-一个重要的中国传统慈善公益活动的证明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