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俐夫妇援建9000多元陈家寨完小引水工程

 
图为张俐老师2008年在四川灾区青城小学作夏令营志愿活动
       由参与创建阳光种子行动公益团队的核心志愿者张俐夫妇于日前已将9000多元全额交当地扬校长.我们已获得联系,不久将看到整个引水工程的完工情况.云南省临沧市双江自治县 陈家寨完小—受干旱影响,学校距离较近的水源已经枯竭,最近的水源距离学校4公里,加大了资金的投入,此对资金投入预算如下:水管4000米,2分管,1米2元。共需资金:8000元;需投入劳力20人,40元一人,共需资金:800元;水管接头10个,10元一个,共需资金:100元;材料运输费100元;合计共需投入资金9000元 
一、村基本情况
陈家寨村民委员会地处云南省临沧市双江自治县西北,距县城16公里,东与南布、南与邦歪、北与邦木相邻,西与耿马自治县四排山乡接壤。全村国土面积28121亩,因地势走向北高南低,土地可利用率较低,现全村实有耕地面积4453亩,其中茶树种植面积3360亩。平均海拔1650米,年平均降水量120毫米,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陈家寨村委会有5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466户,1985人,汉族、佤族、傣族、拉祜族多民族杂居,区域较为集中,单位面积内的人口密度较大,男女比例1.5:1,老少比例2:1.
陈家寨村委会属少数民族杂居的边远山区,对先进的技术接触较少,至今仍用原始、落后的牛犁、划、耙、耕;人插、种、栽、播的生产方式,刀耕火种现象仍较普遍。虽气候适合发展多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但思想的落后、信息的闭塞、设置的匮乏、管理的不规范、发展无产业性,致使全村绝大多数的农户仍处在解决温饱的情况,大部分群众现仍居住在低暗、潮湿的民房中,2005年后才由茅草房改造为土墙瓦房。
二、学校基本情况
陈家寨完小地处沙河乡西北,距县城16千米的陈家寨村民委员会旁,是一所村级完小,学校始建于1969年,学校占地4亩,建筑面积677m2,其中砖木结构218m2,砖混结构459m2,危房面积344m2。全村只有一所完小。生源来自5个自然组11个村民小组的适龄儿童。
至本学期,校区有教师8名(含代课教师1人,月代课费500元),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4人,二级教师2人,取得专科学历7人,女教师5人。校区有适龄儿童196人,已全部入学,入学率、巩固率、完学率均达100%。现完小有6个教学班,在校生143人,半寄宿生51人(含学前班5人)。其中:少数民族生64人,占44.8%,特困生近60名,在校就餐51名。按照上级整合资源、集中办学的总体要求,2007年撤并韦帕小学,2009年撤并板楞小学,2010年撤并绿娜小学。现有半寄宿生46人。有图书715册(90%是教学辅助材料),生均约5册。
学校现有的师生住房十分拥挤和简陋。砖木结构的住房建筑结构标准低,已超过使用年限。经过“11.6”大地震的破坏,造成瓦顶脱落、墙体变形,木质材料严重枯损,虽然经过几次大的检修,但不能解决和根治漏雨、结构变形的严重现象,已形成影响教学、威胁师生生命安全的一大隐患。2009年在云南省福彩和县教育局的帮助下,完工并投入使用了教学楼,但住房紧张的情况仍然突出。加之村小点的撤并,学生纳入完小管理,使学校校舍拥挤问题更加突出。学校里的寄宿生因为没有宿舍,只能寄宿在就近的农户家中。没有专用的食堂,学生在原教室用餐。因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较差,原有的水源在干旱的影响下枯竭,致使全体师生用水困难,师生只能自己动手到村委会抬取用水。学生的活动场地仅为120平方米的水泥地和60多平方米的土球场,致使学校的“两操一课”和课外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学校图书因是由多方捐赠,符合小学生阅读的资料较少。科学器材是在1996年统一配发的三类配备,经过几年的使用,许多易损、易耗物品已不能使用,致使许多科学实验无法演示。虽配置远程教育设备,因没有专用教室,不能很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
虽然面对如此艰苦的环境,全体教职工仍能够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完成本职工作,在近几年来的学生成绩测查中,我校的综合成绩居全乡同类学校前矛,毕业班单科次成绩多次荣获乡级表彰。我们还结合学校实际,每年9月至10月组织一次“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12月份组织一次冬季运动会,6月份组织一次“六一”活动,每次活动都邀请村组领导及部分家长,借以宣传爱国主义及学校的办学理念,增强家长及时送子女入学的信心和决心,提高学校的“三率”工作。
                                      陈家寨完小
                                      2010-10-8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