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教育系列课程之“经典树人”——国学传统养成教育

         

  1、活动背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世界素来享有盛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是人类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有着极为厚实的传统美德素材,“仁、义、礼、智、信”等可以很好地塑造当代小学生,对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引领作用。所以,辅导站以国学经典教育与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提高少年儿童传统文化的修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活动目的:道德教育归根到底是学会做人,学会负责。把传统经典教育从校园延伸至社区,从传统文化教育的视角入手,根据青少年的年龄和身心发展规律,把“文明礼仪习惯、学习生活习惯、为人处事习惯”的养成,作为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的首要内容,从开展“读经典、背经典、谈经典”开始,培养青少年守规矩孝敬父母、关爱他人思想意识以及养成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全面提高他们的行为规范,通过游戏互动、角色扮演来延伸学校德育教育、通过活动学生“读经明理”,潜移默化地受到了道德教育,提升了人格品质,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人的根基得以夯实。

     3、活动教材:《弟子规》——这套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德育素材,其内容涉及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友爱、谦虚礼貌、礼仪礼节等方方面面,是极好的养成教育教材。每周安排4个课时,主要有泛读、讲解、游戏互动、角色扮演四块内容。青少年学生用它们来指导自己、引领自己,发挥自我教育的功效。

    4、活动实施:辅导站通过开展多彩的课程活动,让经典融于活动之中,化枯燥为快乐,有效地提升了诵读效果和育人功效。活动对象主要为18年级青少年对象,时间跨度暑期624课时左右。

1)“诵一诵”活动。利用前2个课时的泛读课开展“诵一诵”:诵读经典养成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要养成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目的是让他们在心中熟记。

2)“讲一讲”活动。《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凿壁借光》、《头悬梁椎刺骨》、《程门立雪》、《孟母三迁》等经典小故事,就是生动、有形的教人做人的故事。辅导站根据具体章节,在讲解课开展讲故事活动,也让学生有机会上台做一回“讲师”。在准备、讲、听时,青少年自然而然受到故事中的主人公的熏陶。这样“经典”的引领作用自然发挥出来了。

3)“玩一玩”活动。利用第3个课时学生开展游戏互动是指在游戏时诵读经典。传统的“丢手娟”、“跳皮筋”、“老鹰捉小鸡”等经典游戏及小组团康游戏,小学生们百玩不厌。传统经典与游戏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同时辅导站鼓励学生大胆创造,边游戏边背诵,使单调乏味的背诵变得趣味无穷。

4)“演一演”活动。结合课程进度安排在第4课时,让学生大胆地将《黄香温席》、《凿壁借光》、《头悬梁椎刺骨》等经典教育故事通过才艺搬上舞台展示,既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才能,又使学生接受了“经典”的教育。演者身临其境,观者投入其中,润物细无声。

    5、活动评价: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华夏儿女的宝贵遗产,让传统经典有效地发挥育人功效是一个研究课题。辅导站在活动中期和后期开展“经典树人”活动评估,通过调查问卷和抽样测评,进行了数据统计,结果95%的学生和家长都赞成此次项目的开展,活动通过实践来验证了效果。。

    6受益人数:20106月着手准备,课程时间跨度6周,青少年学生累计480人次,共计24课时。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