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惊喜

善的惊喜
今年来,我们特别发现一些爱心人士,有的未必是大款,会直接委托我们实现他们的人生愿望和社会责任,这是一个突出的惊喜,特别是在炎热的8月,一位阳光种子行动的传统赞助人士,将出巨资帮助上海每年出发到边远地区支教的志愿者,为他们在健康、医疗、意外事故救助保险方面获得大额的商业保险,以保障他们及家庭的安全感。
如此种种,国人不乏善,缺的是合适的渠道和组织,阳光种子行动生逢其时,让我们用行动和最实际的方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群,同时促进双向的人生幸福感。
一般而言,当今中国人的信仰没有广泛性和专一指向性,同时社区也没有国外普遍的教堂和教会组织,这样在需要表达慈善意愿的时候就只能到区一级的官方慈善机构,由于缺乏现代意义上的慈善传统,也缺乏信任感和便捷性,常态的、普遍的、小额多需求的募捐并没有形成。但中国人从来不缺乏善意,缺乏的是和习惯。就是慈善的“距离”与公众的善意表达需求间的合适渠道问题。
在从事民间志愿活动中,发现有有趣的现象,民间作慈善的坚持恒久性困难,但募集善款比你想象的要容易的多,说明民间慈善组织的可生存性和必要性,在实践中我们往往在亲朋好友人生或事业有“变化”的时候劝勉募捐,效果特别好。如白令人士的生日、如企业开张或庆祝活动时刻,比如成功人士获得了一项重要成绩得到高的奖金,这些时刻他们特别需要表达与社会分享的愿望。特别是在纪念家人时刻,更是心存虔诚,普遍乐意捐款—因为比做个道场和烧香拜拂更有意义,当然,民间志愿组织必须直接和明白的告诉他们善款的使用对象。
让国人的善得到正确的渠道表达,让募捐成为人生的习惯正是民间志愿组织的使命,同时政府应该给予民间志愿组织更多的登记便利和政策指导,和谐社会,非正式的常态慈善习惯的形成才是促进双向幸福感的阶梯。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