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情种种

恩情种种
人生一定会遇到种种不可预测的困难险阻,也会遇到不可预知的贵人,如毛主席,给翻身农民分田地,无疑于给绝境中的农民于生存机会,因此毛主席就是翻身农民的恩人。一般而言,父母就是你的恩人,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你的生命。所谓感恩:也就是肉骨生死—-给你生命的人!其余的如知遇之恩,师生之谊,朋友相助,话可能言重为:感恩,就不能相提并论—其实是感谢。特殊情况下,如自然灾害中,特别是512地震,全国人民帮助了四川,所以四川人民的口号就是感恩。
有个简单的形式,只有你必须下跪的人才称得上感恩(封建时代,百姓和臣民要谢龙恩,是因为皇帝掌握了绝对的生杀大权,不感恩是要掉脑袋的,跪也被动的),现代社会只有祖宗父母值得一拜,称得上感恩。中国文化的词语关系和它代表的社会意义还是很明白的。当然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自尊,所谓“小女子膝下有金”的确有骨气,就象小孩子不懂事对父母说“求求你给我—-”,父母马上会正色教育告诉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行为!人生不允许无骨气的妥协和自我做贱!
学会感谢或知恩必报的道德情怀是中国氏族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价值之一,小孩子理解恩情是从父母的处世做事原则行为中体会的。80年代,我也刚大学毕业,那是个过春节前一天,晚饭后,妈要我陪她走亲戚—–看一个“娘娘妈”(叫娘娘了还加一个“妈”字,代表了特别亲的关系),天气是冰冻三尺的彻骨冷,所以特别的记得。妈妈要我提了一大篮肉鱼年货,我真奇怪,家了兄妹多,孩子刚接手工作,平时吃个红烧肉都是定量的,但妈一定有道理的,她进门后就亲热的执了“娘娘妈”的手问寒问暖—-一个皮肤白皙、眉目清秀慈祥的长辈。(以后知道她曾是中日战争中,曾经的浦东保姆成了在上海的日本专家的遗属,战后一直没有找到消息,但稍有家底)
我那有兴趣看他们这么亲热的谈话,放下篮子就在外间与大表哥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毕竟那时我是中文系刚毕业文学青年,坊间的事不在眼中。但知道了这家“娘娘妈”其实就是我外婆的闺中好姐妹。并不是血亲!那我妈的这份大礼就值得问问缘由了。最后在“娘娘妈”拍拍我头对我妈说:孩子长大了就好了,你苦出头了—-。回家路上,妈叹着气告诉我,“娘娘妈”是个好人,在我们家道中衰不幸时刻,几次探望母亲,在老屋就要倒塌情况下,是她出手借钱给母亲,让全家免于倾庐之灾—–。妈说十年了,今天终于把钱都还掉了,你要记得人家的好!说着扶了一把儿子的肩膀—我都不敢说话。童年失诂后妈是避免全家“散伙”的唯一支柱。很久以后我才体会到这就是恩情。
比较特殊的是给妈妈的陪夜之际,她突然会有一句没一句的述说着邻里亲友的事,特别提醒,那家,那个人,在我家那个特殊时刻、做过什么事出过什么力—–子女们都一一记下了——现在老家邻里亲友有事,兄妹们马上商量,将母亲的话回忆一遍,一律按平常礼节的规格加倍送礼,甚至为一家孩子的毕业工作无数次努力直到完成。
这就是恩情,轻言不谢,但永远沁入在心底,母亲的榜样永远像母兽一样的让孩子模仿、呵护帮助自己的孩子成长。以致年少时出差,我给了车站上“困难人”钱后,还会追上去送上自己都舍不得的“全国粮票”。人家说我受骗了,我给母亲说了,妈不语,说:都不容易吧。
善心善事都在自己身边,个人体会不同,,兄妹的孩子也在长大,偶尔在开始问家老人的事,借此机会说说,我也努力将他们带到公益志愿活动的圈子中。有恩情之存,有善意之心实在是人生的必须,而你的母亲往往就是你的直接榜样。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