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为母爱

孰为母爱
玉梅同学的《那双手》发表后,一直感慨她的真实细致的感受。感触下模仿这种情怀,写了下文;
十年前,母亲突然需要我的牵手,缺少体检的母亲被发现CC时已经病重不返,陪夜时刻,突然猛醒般地拉住母亲的手不放—–不断的抚摩,摆弄母亲的手掌,好象在血脉中认识那根血脉是连给自己的——,没有悲伤只有不舍和深深的回忆感谢的是母亲特别配合我,将家里前前后后—-全部告诉我,一些我根本不会想到的故事都活在周围,手提中记录下了上下五代的历史,由此我续下了文革后毁掉的家谱。
作为次子的我,是孩子中的捣蛋鬼,长子的懂事和弟妹的幼稚都是母亲的牵挂所在;因此,我的世界反而更大,管的少,玩的空间大,因此成长中得到的“鞭策”最多,但家里最需要勇敢的地方总是我!如冬天里喂兔的草,需要在雪地里挖掘,体育课需要的高帮力士球鞋需要自己养兔卖了去挣在面临孩子中谁作牺牲插队去的时候,一定是我,我的命和我的性格决定了所谓“冒险”的事一定是我,我也以家族的荣誉为傲。然而正是这些平凡的放手发展成就了自己独立自强的性格品德在深夜的病房中我才深深体会到母亲的大爱—-放手的爱!以至母亲逝去的第二个早晨,端起了碗,突然想到母亲再也喝不上一口热粥了,顿时亲不我待的热泪喷涌而下,平生第一次酣畅淋漓的恸哭,我想以后再也不会有这种刻骨铭心的痛苦了!但我给追思仪式定了主调:感谢母亲,我的献诗中提到“夜半慈母纳鞋声阵阵”孙女也为奶奶拉了一曲小提琴“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母亲骄傲的是文革结束的第一次高考,两个孩子中榜,是亲人乡邻中的佳话。
作为儿子,总是有愧因为老是感觉有老树可依,都大学毕业了也不会体谅母亲的善好,记得要结婚了,80年代紧俏的东西还都是要凭票,托亲友的帮忙,得到了一张“马桶票”,我和母亲就到南京路上去买,红漆漆的马桶,真是漆香扑鼻,可我拿下楼,实在不好意思在南京路上提着,妈妈看了微微一笑接了过起从南京路到外滩两公里我是非常难受地陪着妈妈走,到了浦东渡口马上抢了过来咳,小青年的面子让老母受累,想来又惭愧又美好!
现在家里有负重的事一定抢在手里,还培养孩子为妈妈提重活,也许是以前国外实习工作过一阵,学会了为女性让路、开门的习惯。有趣的是最近第一次我给女徒弟拉车门,吓了她一跳还是海归硕士呢.这些所谓的绅士活其实是习惯和修养,不必刻意。其实让一个红色性格的人不与大家分享快乐,不去体现他的“能力素质”是非常痛苦的事。但要有分寸,不是地铁里所有的女性你都可以帮助拎包的。但二年来参与阳光种子行动的志愿活动正在实践着长辈的厚爱和美德,这就是母亲的爱的持续!
天下的妈妈都是子女的福,一辈子激励你的人生;现在我反而常常会静下心去问问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他们反对的。奇怪总有答案;因为你流淌着他们的血,永远的烙印。
谨以此文慰安将到的纪念和怅想之殷!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