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智慧

公益智慧
持续做了两年的志愿活动,发现了许多爱心善良的人,同时也力所能及地做了些事,在我们志愿实践中,对学生的成长特别关注,但理智告诉我们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态度,学会让支持对象原生态成长,因为志愿公益活动只能解决一时小困难。不可能长期和全资源地制造一个受援对象成长的环境。
比如四川安州小学的小王同学四年级时发起了“为妈妈洗一次脚”活动,过程“洋相”百出,但真是这些小疏漏,将会成为她成长的阶梯,但仅此而已,希望当地的老师发现她的能力。
都江堰的玉梅同学,参加过我们的志愿活动,现在高二,成绩提高非常快,是有志向的好学生,未来一定有出息,父母都是一般百姓吧,曾经在新民晚报上发表“那双手”的文章,非常有特色,现在她思考的问题以及报考学校都是重要的事,都江堰中学高二11个文科班的读报活动有实效。但只能介绍有相当专业的上海志愿者经常联系她。
上海的初三志愿者小张,特别努力勤奋的孩子,博客文章越来越真切朴实,但进一个好高中是最重要的事。
浦东一家中学初一的小卢同学,博客很有新意,活动参与性强,特别阳光。特别不容易,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和愿望很强,也是来沪务工家庭,经济情况与上海家庭不能比,未来学习和成长的空间压力会很大,如果简单的用资金物资的方式支持她,未必有好效果,因为容易产生错觉的事对学生的成长特别不利,合适方式的支持是我们志愿活动组织者必须考虑的。
这样的孩子很多,正是我们千元计划理念—培养学生能力和领导才能。但我们不是政府、不是学校、不是家庭,只能在一时一事上影响他们,有时想想的确做得远远不够,但资源有限,同时志愿活动要遵循原生态成长的原则,让他们在原有的环境中自我体会和锻炼才可能完成健全的人格和意志,我们的点拨和“阳光”是有限的。风雨中成长才能造就人,因此,尽力了未必尽心也是必然的,让他们在成长中觉知社会的关注,有大朋友的鼓励和未来可能的心灵支持就是最健康的支持。
现在开始理解些了,公益志愿活动的难不在于钱,更在于智慧和态度。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