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上海

为什么喜欢上海
为什么喜欢上海,是世博会前反复唠叨的话题,一时说不清的情愫,但有一条是共同的:上海是一个超级大都会。这可以回答好多问题,也可以回答历史和未来大家的愿望。
因为只有这样的大都会才有许许多多小地方不能知道看到的东西,大楼、商品、各色人群、鲜衣怒马(豪车),其中重要的是这个城市漂亮的女人和他们代表的风情,如三十年代的旗袍女郎、金发碧眼的洋人一定是那个时代偶到十里洋场一游的“乡下人”兴奋的话题;现在,世博会要开了,更多兴奋的是平时出国无力,心里向往,手中有小钱的普通小富公民,所以世博会“不出国门看遍世界”的口号,实在比“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实惠。来到中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看到世界的“缩影”,于是得到现代化的印象真希望不是这样,国外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是凤毛麟角,而中国人讲究的是大,大都市,大排场,只有大了,心中才满足,你出国留学不到伦敦、纽约那你一定没混好。审美习惯的不同,国人普遍追求大而美的生活的愿望代替了一切理智,而主办方也需要这种“热闹”的效果。
我是浦东乡下人,成长在六七十年代,孩提时最大的愿望是爸妈带你到上海去,那时叫上海是明确有别于浦东乡下的重要概念!家里老照片中有一张母亲在老上海时代的照片,那是49年前她参加姐姐婚礼作傧相时的照片,第一次到24楼国际饭店,豆蔻年华第一次烫发,当然要郑重地在照相馆留照,于是家慈有一张非常漂亮的烫发玉照。所以少年的我知道的是南京路和上海最高的24层的国际饭店,“国际饭店24楼”一定是连说的是不能分开说,这是一种老上海人的习惯说法,一种上海骄傲。奇怪的是现在的浦东第一高楼是多少层没多少人提起。所以也没有多少骄傲感。
少年时如果谁去了一次上海,那是绝对的骄傲,如果你有幸在暑假里在上海亲戚家过假期,那比现在到欧洲旅游一趟更值得夸耀,我家兄妹多,爸妈工作忙,暑假就把最调皮的孩子送到上海亲戚家去带管一阵,我因祸得福,其实上海的弄堂天地小,但曲径通幽,可以上楼,可以从一家大店后门穿到前门,但每天要午睡和每天要洗澡是男孩头疼的事—–抽水马桶可以偷偷的玩,老唱机悄悄的捣鼓,最后关不上盖了,只能硬压现想起还是很内疚的忍俊不已。所以长大过程中一定有个志愿:要在上海的高楼中工作——
这些童年的事和现在外埠游客要看世博的心理我看大同小异,开心就好,希望上海的市民给外来参观者一个宽容,一个理解和一个帮助,在他们找不到厕所的时候指点一下,其实大宾馆顺便解决一下是免费的。
喜欢上海,也是这二十年来浦东改革开发城乡一体化的结果,浦东的乡下感越来越少了,对外埠游客来讲是一回事,其实我最喜欢上海的理由是外来人群激发出来的,搬家到陆家嘴居住区,傍晚散步可以遇到各种情形;在东方明珠每天都有几万人要上去挤一挤,门票八十元;新鞋新衣一片欢欣的表情让上海人是不难体会的,有趣的是打工小伙子请女友逛高楼,新买的高跟鞋实在磨脚,下来后,小姑娘坐在草地上脱了漂亮的高跟鞋,小伙子握住女孩的脚认真的揉—-晚霞下这一对恋人的温情是特别打动路人;装点了上海的风景;世博前大量服务行业在训练英语,你可以经常看到滨江大道上,成群的年轻男女,身着正装,手里拿着英语读本,口里振振有辞的练习着南腔北调的英语口语—-,夜空中和彩树荫中一下子洋溢起这个大都市的氛围和这个城市的进取性和魅力—-
爱上海的理由,从浦东乡下人的角度,从体验外埠人的角度,变得又清晰又亲切。大上海,大都市,应该是大文明,大榜样。作为上海人你可以骄傲,你更要努力对得起这份骄傲和责任。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